李天昊:中东国家想用足球撬动地球

【文/观察者网专栏作者 李天昊】
沙特2-1阿根廷、伊朗2-0威尔士、摩洛哥2-0让比利时,来自中东的球队,在“自己的主场”打出了一届打上中东烙印的世界杯。
足球在这片土地上,向来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地位。对于长期饱受西方殖民和制裁的中东国家而言,足球还承载着凝聚民族精神,推动国家文明进步和现代化进程的作用。
埃及和卡塔尔走的就是这条道路。
底蕴深厚的埃及足球:代表了民族精神
足球在埃及的发展要追溯到1882年,当时英国入侵这块土地,也将足球运动带到了尼罗河畔。
就在第二年,埃及第一支足球队诞生了。更为传奇的是,这支球队打败了英国军队组成的精英队,让埃及人找到了民族自豪感。
于是从1892年起,足球成为埃及学校的必修课,很快就成为埃及老百姓最喜欢的体育运动,更是被称之为新世纪(当时是指20世纪)的“埃及三宝”(足球、红茶和水烟)。
1912年埃及足球协会正式成立,更是在同一年设立了埃及足球节。在这之后,英国殖民者常年组织外籍和本土俱乐部之间的比赛,英军球队一度经常赢球,同时傲气十足。
这样一来,埃及民众逐渐就将足球比赛当作是“另外一种形势的民族独立战争”。
1920年的第7届奥运会,英国人原本计划不让埃及人参加,而是让英军球员为主的外籍军团出战。
这样的做法,激起了埃及人的反抗和斗争。尽管他们并不那么理解“奥林匹克”的意义,但是他们将足球视为民族独立的象征,不容侵犯。
最终,英国人做出让步,15名埃及球员组成的队伍出现在了比利时安特卫普,这也是非洲球队第一次出现在世界大赛。
但遗憾的是,埃及只踢了一场(当时赛制是每轮淘汰赛、单败出局),就1-2惜败给意大利。英国媒体借机大肆讥讽:“这群家伙什么都没能从比利时带回来”。
不过埃及著名记者阿拉姆却写出一句振聋发聩的回应:“埃及队从奥运会带回来的是民族精神,健全的精神比健全的体魄更加弥足珍贵!”
因为在这片土地上,足球能够激发埃及人的民族自豪感,缓解国内的派系矛盾,成为推动埃及这个国家发展的动力。这也使得足球成为埃及的第一大运动,国内球场众多,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成熟的俱乐部青训体系。
在这之后,埃及又连续出战1924和1928两届奥运,更是在1928年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名列第四,紧跟着又在1934年第2届世界杯中杀入8强,让埃及的名字,印在了非洲足球的历史中。

埃及联赛豪门:总统都要寻求俱乐部的支持
说起1920年出征奥运会的那支埃及队,球队的14名球员主要来自2家俱乐部:阿赫利(也叫开罗国民)和穆赫达拉特(当下已经改名为扎马莱克)。
其中阿赫利(Al-Ahly)这个词,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“国家”。这个俱乐部成立于1907年,由一群来自富裕家庭的高中生创办,而这些高中生,都是未来抵抗英国占领埃及的主要力量。首任俱乐部主席是英国人米迪尔·因斯,以便用他英国人的身份来争取殖民地政府对俱乐部的支持。
扎马莱克(前身是穆赫达拉特)成立于1911年,创建者是比利时人Merzbach,是为了对抗阿赫利俱乐部而建立的。这一时期主要是由外国人管理者俱乐部而不允许大量的埃及人加入。后来球队改名扎马莱克,这个词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穆斯林之间的团结。尽管扎马莱克的战绩好于阿赫利,不过在埃及的受欢迎程度,是有差距的。
这两支球队拥有大量的球迷,甚至可以影响到国内的政治局势,以至于当权者都会向球队示好。
1941年起,法鲁克国王出了大钱赞助(更像是买下)扎马莱克,俱乐部主席都是他的嫡系亲信,球队一度更名为“法鲁克足球俱乐部”。
他想要通过这样的方式,来对抗代表着革命和议会反对势力的阿赫利(也被称之为开罗国民)俱乐部。
埃及共和国的第二任总统纳赛尔,在他治国期间,他自己甚至都兼任埃及豪门球队阿赫利俱乐部的名誉主席。就连埃及足协领导,都是委任了一名他个人极为信任的军官。
在穆巴拉克当总统期间,他更是热衷于自己亲自观战,同时带头喝彩,还多次动用直升机视察球队的训练,这让他赢得了很高的人气和球迷群体的爱戴。
狂热的足球氛围,也让足球活动越来越和政治联系起来,诞生了Ultras组织。